学科前沿:2021年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阅读史和概念史研究

发布者:苏靖雯发布时间:2021-11-25浏览次数:698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各种思想理论发生、发展与各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和/或共产主义运动及其与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有着清理理论/思想遗产、阐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演进过程、揭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规律的任务。

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呈现出方法论多远并存的格局。据知网检索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2021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在阅读史研究和概念史研究两种方法论取向上比较突出。

 

阅读史研究

[1]于安龙, 徐晨雨. 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宣言》百年阅读史考察[J]. 中国编辑, 2021, (07): 4-10.

[2]张睿.  “群众办报:思想史与阅读实践中的理论建构[D]. 西北大学, 2021.

[3]陈金龙, 崔俊申. 经典文献阅读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域[J]. 现代哲学,2021,(03):50-56.

[4]周嘉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四维视角[J]. 求索, 2021, (01): 30-37.

[5]王海锋. 视角转换与激发经典文本的思想活力——基于《资本论》研究史的检视[J]. 求索, 2021,  (01): 20-29.

[6]许高勇,王钟莞. 阅读与启蒙:《新青年》在湖南的传播、阅读与社会影响[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 40(06): 90-94.

[7]王钰淇. 《新青年》与它的读者——以《新青年》通信栏为中心的阅读史考察[J]. 新闻知识,2020,(09):55-60.

[8]洪涛. 《资本论》在韩国的翻译及其传播研究[D]. 吉林大学,2020.

[9]赵学清, 毛一龙. 《资本论》学2018—2019年研究进展与评论[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0, 14(03): 57-76.

[10]许高勇, 高国庆. 青年毛泽东的报刊阅读与思想起源[J]. 出版发行研究, 2020, (04): 107-111.

[11]凌冬梅. 中共创建时期进步读书会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19(08): 92-93.

[12]卢江. 马克思技术二重性批判理论研究——基于《资本论》及相关手稿的文本考证[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 (03): 77-86+168.

[13]大村泉, 王旭东. MEGA~22部分第12卷和第13卷的编辑成果和研究成果[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 (01): 40-46+205.

[14]王旭东. 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2册的编辑原则考证[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 (01): 80-88+163-164.

[15]何建朋.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阅读活动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16]刘雨亭. 阅读史视角下的周恩来与《共产党宣言》[J]. 党的文献, 2019,(03): 64-71.

[17]束开荣, 刘海龙.  2018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19, 41(01): 6-22.

[18]罗建华. 历史与理论:毛泽东的《共产党宣言》阅读史透视[J]. 现代哲学,2018,(03):62-69.

[19]任晓伟. 《共产党宣言》在西方的被阅读史——《共产党宣言》若干英文单行本导言比较[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0(01): 5-11.

[20]周奇志. 毛泽东读马列著作及其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 (05): 201-204.

[21]张新强. 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出版、流通与阅读(1927-1937[D]. 中共中央党校, 2015.

[22]薛羽.  “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思想文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4]周兵.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 复旦大学, 2005.

 

概念史研究

[1]赵庆云. 马克思主义史学史视域下的概念研究[J]. 史学集刊, 2021, (04): 9-14.

[2]靳书君, 周李行. 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术语渊流与概念生成[J]. 兰州学刊, 2021, (06): 21-30.

[3]李永杰, 王凤. 中国共产党人对党性概念的百年建构[J]. 兰州学刊,  2021, (05): 18-30.

[4]靳书君, 周李行. 讲习所:词源、演变与新时代发展[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 (02): 30-36.

[5]李永杰, 潘沁. 扬弃概念在汉语语境中的生成与诠释[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 (02): 13-20.

[6]邓绍根. 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生成与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 50(02): 1-17.

[7]杨彬彬. 论中国特色党政体制的阐释体系[J]. 社会主义研究, 2020, (05): 22-29.

[8]杨章文, 吴金花. 从文化概念到科学概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化”语义流变考[J]. 理论月刊, 2020, (09): 23-30.

[9]李晔. “社会主义”与“社会”:概念史与现实问题[J]. 科学社会主义, 2020, (04): 24-34.

[10]李张容. “新民主主义”概念史研究的缘起、现状与展望[J]. 毛泽东研究, 2020, (03): 63-73.

[11]徐卫华. 中共话语中“调查研究”的发生学及其使用变迁考察——基于“人民数据库”的分析[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0, 13(03): 95-110.

[12]潘大礼, 张金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记忆史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 2020, (04): 36-43.

[13]韩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加强概念史研究[N]. 学习时报, 2020-04-13(002).

[14]张德明. 2018年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综述[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 (06): 79-88.

[15]曹晋彰. 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D]. 山东大学, 2019.

[16]王士皓. 在概念史中研究马克思主义术语[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10-14(005).

[17]徐文彬, 郭若平. 近二十年来五四运动研究的学术纹路——五四运动百年纪念[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9, (03): 81-112.

[18]王科,王让新.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斗争的基本经验探讨[J]. 社科纵横, 2019, 34(06): 14-19.

[19]许佳.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20]王常明. 马克思视角下“发展”概念内涵的历史演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9.

[21]张义修. 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的再发现——基于对马克思、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概念史考察[J].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3): 148-153.

[22]邢志强.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新中国”概念的话语建构与运用[D]. 天津商业大学, 2019.

[23]张丽婷. 历史时空视域下的《共产党宣言》“民主”汉译概念史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 28(01): 22-27.

[24]翟洪峰, 孙秀芳.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研究评析——一项概念史的考察[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4(03): 108-116.

[25]谭兴林. 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 2018, (08): 57-62.

[26]杨彬彬, 马玉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及其关系考辨[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8, 3(07): 39-46+94.

[28]韩少芬. 无产阶级专政汉译概念史考证[D]. 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9]奥托·布鲁纳, 黄艳红. “封建主义”概念史[J].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2, (00): 154-164.

[30]陈红娟. 中共党史领域概念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思考[J]. 中共党史研究, 2017, (11): 35-38.

[31]黄振地, 靳书君. “自由”概念史演变的哲学反思[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 (10): 106-113.

[32]陈红娟, 雷中华. 概念史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7, 3(04): 87-96.

[33]曹龙虎. 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概念的输入及衍化[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 70(04): 109-120.

[34]曹龙虎. “资本主义”:一个基本概念的生成及其使用[J]. 世界历史, 2017, (03): 133-144+160.

[35]曹龙虎. 中国革命语境中的“资本主义”:一项概念史考察[D]. 南京大学,  2015.

[36]张放, 杨颖.  2016年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综述[J]. 新闻大学, 2017, (02): 139-145+153.

[37]王磊.  21世纪以来国内“社会主义”概念研究述评[J]. 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2): 154-162.

[38]李永进.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研究[D]. 清华大学, 2017.

[39]刘李. 出场学与剑桥学派的“家族相似”——兼论出场学“概念史转向”的可能[J]. 天津社会科学, 2017, (02): 38-46.

[40]董晋升. 近代中国传统专制主义批判考论[D]. 福州大学, 2017.

[41]温权. “精神史”与“概念史”研究辨析——从唯物史观的微观解读到哲学范式的文化转向[J]. 学术交流, 2017, (01): 26-31.

[42]刘平, 郑大华.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述评[J]. 广东社会科学, 2016, (06): 101-111.

[43]朱小花. 中共早期对“革命”概念认知的历史变迁[D].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44]翟国强. 中国语境下的“宪法实施”:一项概念史的考察[J]. 中国法学, 2016, (02): 105-120.

[45]杨耕. 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内涵——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 53(02): 5-25+157.

[46]韩步江. 马克思“实践概念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J]. 江苏社会科学, 2015, (06): 26-34.

[47]周嘉昕. 马克思著作中的“人”——基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概念史考察[J]. 学术月刊, 2015, 47(10): 44-54.

[48]陈金龙,丁俊萍,李永春,周良书,张世飞. 《塑造与被塑造》笔谈[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5, (03): 104-110.

[49]秦烨. 抗日战争时期若干中共历史现象文化解释的考察[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50]李利姣. 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基于概念史的研究[J]. 求知导刊, 2015, (04): 6-7.

[51]游力. 青年卢卡奇原初语境中的“总体性”概念——重读《历史与阶级意识》[J]. 学术月刊, 2014, 46(08): 89-96.

[52]汪宽顺. 中共早期理论中的“唯物史观”概念及其应用[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53]方灏. “知识分子”的产生:一个概念史的考察[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4]栗荣. 建国前中共“阶级”概念的认知与演变[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55]亓光. 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D]. 吉林大学, 2012.

[56]杨海. 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史研究综述[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06): 82-86.

[58]刘颖. 苏联法概念在中国(1949-1958[D]. 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9]吕明. 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D]. 南京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