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A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当代资本主义的总体危机》,《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独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2、《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依托——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和方法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独作。
3、《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的实现—分工与教育的良性互动》,《理论导刊》2008年第11期,独作。
B生态文明类:
4、《高质量推进绿色发展》,《天津日报》(理论版)2024年4月15日。
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创新、时代方略和建设目标》,《天津日报》(理论版)2022年9月19日。
6、《1949-1966年我国林业建设的实践探索》,《党的文献》2022年第3期,独作。
7、《我国生态治理的历程、创新及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独作。
8、《系统视域下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5期,独作。
9、《以整体性发展视野考察香港地区20世纪60-90年代生态变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0期,独作。
10、《从70年历史看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生态文化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独作。
11、《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经济日报》2020年5月3日。
12、《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升华和实践进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第6期,独作。
13、《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9期,独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17年第1期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14、《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底蕴》,《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6期,通讯作者。
15、《共同体视域下的“两山论”及其实现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一作。
16、《生态问题与性别问题的内在一致及解决出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独作。
17、《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国际话语构建》,《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6期,独作。
1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治理的理论进展和研究展望》,《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5期,二作。
19、《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的多重维度及现实关怀》,《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独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14年第11期摘要转载)
20、《现代西方环境运动的历史嬗变》,《理论月刊》,2013年第8期,独作。
21、《论现代西方环境运动的整体性诉求》,《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独作。
22、《我国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目标体系探析》,《理论界》,2010年第8期,独作。
23、《台湾环境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意识动因分析》,《理论界》,2010年第6期,独作。
24、《台湾环境运动的变迁与延续》,《理论月刊》,2009年第7期,独作。
25、《试论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方向》,《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二作。
26、《人类中心主义从传统走向现代》,《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6期,独作。
C社会发展类:
27、《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拓创新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一作。
28、《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社会救助理念的历程、成效和启示》,《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独作。
2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7期,独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18年第6期摘要转载)
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多维解读》,《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一作。
3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探寻》,《学术论坛》2018年第1期,独作。
D教学类:
3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性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二作。
33、《学习与协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研究》,《理论界》2013年第11期,二作。
3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原则》,《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独作。
著作
1、《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张云飞、任铃合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
2、《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铃、张云飞合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研究院组织编写《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丛书之一)
3、《从西方环境运动看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专著,红旗出版社,2014年。
4、《辉煌40年:生态文明卷》,参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年。(为石仲泉教授主编《辉煌40年: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之一;同时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5、《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参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2009JJD720019)结项成果)
6、《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抉择》,参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年。(为顾海良教授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丛书之一;同时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奖励
A科研类
1、《我国生态现代化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一文于2023年荣获天津市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一文荣获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科研类)二等奖。
3、《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一文于2016年荣获江苏省委宣传部优秀理论成果奖。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探讨》一文于2017年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B教学类
1、荣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师生四同:“大思政课”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排名10/16。
2、荣光2022年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师生四同:“大思政课”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排名10/16。
A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研究”(18BKS007),在研。
2、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资本逻辑视域下的现代西方环境运动研究”(15YJC710047),在研。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课题“西方环境运动与资本主义的总体矛盾和危机”(JUSRP11239),结题。
4、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研究”(JJSZDZ202313002)
5、江苏省社科联精品课题“中国特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机制研究”(15SYB-045),结项。
6、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研究中心子课题“民主及中式民主的基本内涵和产生根源研究”(2015JDZD07),结项。
7、无锡市党建研究中心课题“加强社区党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实践和思考”(WXDJ1506),结项。
8、滨湖区委宣传部和江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合作横向课题“滨湖区市容环境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BHWM201601),结项。
9、南京工业大学社科创新团队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研究”(sktd2017005),结项。
B参与项目:
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专项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基础、传承与贡献研究“(2022JZDZ007”,在研。
11、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18VSJ006),结项。
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16JZD006),在研。
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2009JJD720019),结项。
14、中韩国际合作项目“绿色东亚的草根建构”(2003006),在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