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孙砚菲应邀做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质性社会学的差异性发问:谈谈我的经验”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国忠副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孙砚菲结合自己二十年来从事质性社会学研究的经验,从中国环境运动、基督新教的发展、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在近现代中国发展轨迹的比较、汉传佛教组织的制度变迁、前现代帝国与宗教宽容、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多个研究案例切入,围绕“差异性发问”这一研究方法,详细探讨了差异性发问的优点、如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差异性发问,如何确定研究选题等问题。她指出,差异性发问是质性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法宝,通过敏锐捕捉社会现象间的差异、加大信息量、对标已有的解释和可替代理论等,能够挖掘出更具深度和价值的研究选题。
孙砚菲强调,学术研究既要对差异及差异背后的信息保持敏锐,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挖掘深层内涵;又要不断扎实理论素养,做好文献积累,重视价值一致与再校准,持续深耕研究问题。
在互动环节,孙砚菲就不同差异性的链接、差异性选题的挖掘方法、质性的量化转变、宗教世界向非宗教世界的学习同构、历史学中多主体差异化的比较等问题同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恩来政府学院、历史学院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李国忠副教授作最后总结,对孙砚菲老师为学院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孙老师的讲座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向大家展示了差异性发问如何推动高水平研究、有价值的研究,希望大家保持好奇心,千万次地问,有方法地问。此次讲座拓宽了与会师生的学术视野,为大家各自的研究带来了跨学科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