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思政课教师视野,高质量推动新时代伟大成就与思政课程融入,10月24日至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江苏省淮安市开展国情调研活动。此次调研围绕中共党史人物风范和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走访了当地多个代表性研学点位。
在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思政课教师们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观看珍贵史料,全面回顾了周恩来总理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深刻感悟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周恩来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在江苏今世缘酒业全国工业研学示范点,思政课教师们深入企业党建中心、无人生产车间和自动化包装车间、文化展示中心等,详细了解今世缘酒业在党建引领、智能制造、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近距离感受新质生产力在传统行业产业升级中的生动体现。大家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企业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认为企业一线调研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能有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


此次国情调研活动是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推动课程内容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思政课教师们通过实地走访红色地标与现代化企业,不仅深化了对党史人物精神风范的理解,也拓宽了对新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的认知,为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活力。
研修期间,学院还与周恩来纪念馆围绕文献发掘、专家互聘、成果凝练和“大思政课”建设等内容签订馆校共建合作协议,并揭牌成立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未来,学院还将持续规划并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活动,引导教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把红色革命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发展理念等融入课堂,把思政课讲得生动、有吸引力,为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