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孔明安教授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发表文章发表文章《当代国外民粹主义的核心意蕴与成因分析——基于民粹主义的概念界定及其方法论考察》。文章认为,“民粹主义”是一个引人注目、又饱受争议的概念与话题。在研究路径方面,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历史比较研究的路径追溯民粹主义的概念表征,解释其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二是从类型归类学的方法路径勘定民粹主义的概念用途,考察有关思想运动的多样性;三是从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路径纠正民粹主义的概念泛化,关注案例之间隐藏的异同,并建构理论。鉴于比较政治学重视概念的“情境性”和“复杂性”,本文试图从萨托利的古典分类法出发,提炼当代民粹主义的核心意蕴(决定性属性)。根据荷兰学者马蒂亚斯·鲁杜因的研究,当代民粹主义的“最小定义”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当某一国家或地区宣布存在“危机”的情况下,通过同质化的“人民”,掀起以“人民”为中心,反对精英主义的政治极化运动。当代民粹主义的兴起有三重根基,现代民主制度的结构性失衡是其化“民主”异变为“民粹”的制度根基,公共协商机制失效与技术遮蔽是其以“大众”反对“精英”的社会根基,国际秩序的调整与全球治理失效是其借“形势”渲染“危机”的战略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