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三)成功举办

发布者:章圆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次数:38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12月3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三)在人民公开课和文华在线的技术支持下,于线上平台顺利举办,观看学习人数达一千五百余次。备课会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和南开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虚拟教研室承办。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余一凡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雪微副教授担任本次集体备课会的主持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会峰副教授作题为“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专题分享。

张老师首先以“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为导引,阐释了现代化的深刻意涵。张老师认为,现代化只是源于西方,而非等同于西方化,中国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逻辑,可以从“政治民主化——民主法治化——法治科学化”三个层面进行理解。

而后,张老师就“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展开讲解。他结合教材内容,从“政治方向、战略地位、工作布局、主要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六个方面呈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体系,并将教材中的“十一个要点”归置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框架内,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现代化逻辑,并通过设问、举例、梳理教材、中西对比等方式,对政治民主化、民主法治化、法治科学化三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最后,张老师论述了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升级的重大意义。他以“杭州电动车禁行案”“商鞅南门立木”“聂树斌案”“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为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生动诠释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深刻内涵。如何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张老师认为这一问题事关政党、事关政府、事关你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好习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提问环节,张老师围绕“法不责众”“法不容情,但法不外乎情”等话题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予以了细致的解答,在理论上作了深刻延展。备课会最后,朱雪微副教授作总结发言,对张会峰老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精彩讲授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向参会老师和文华在线、人民公开课给予的技术支持表示感谢。

“晨钟讲坛·虚拟教研室”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系列活动通过教学展示、理论研讨、答疑互动等方式,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助力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领会和融入。本次系列活动共吸引全国高校教师五千多人次观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供稿:高薇 黄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