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 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会系列活动(第十期)成功举行

发布者:苏靖雯发布时间:2022-06-13浏览次数:141


为全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系统发力和整体谋划,69日,由南开大学、武汉商学院联合主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会系列活动(第十期)成功举行。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学院、湖南警察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长沙医学院、湘潭理工学院、湖南软件职业学院、广西大学、喀什大学、延边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湖南信息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的教师协同参与。

本次集体备课会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南开大学)和天津市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等平台举行,人民公开课和文华在线提供技术支持。本次集体备课会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袁蓓、赵华飞共同主持。

备课会第一阶段邀请武汉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浩老师作了题为“从实践到认识”的教学展示。教学展示伊始,刘老师以两张苹果的图片对比引出本次教学展示的主题。他围绕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内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和“正确对待非理性因素”三个方面详细说明如何讲好“从实践到认识”这一主题。

针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内涵”,刘老师指出,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会产生对客观世界现象层面的认识。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经过人脑的加工创造,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即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刘老师具体分析了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和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主体通过表象将感知过的客体在大脑中 “回忆” “再现”出来,感性认识从感觉到知觉到表象的过程,就是人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过程。与此相对应,在理性认识中,从概念、判断到推理,主体从一类事物的本质特性出发,发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从已知联系中推出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概念、判断到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正是人类揭示客观世界本质的过程。

针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刘老师以“折纸”互动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具体生动地从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分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他指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

针对“正确对待非理性因素”,刘老师强调在认识活动中,既要重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其对人类认识的消极影响。刘老师举了志愿军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例子,呼吁青年学生要以美好的心境、坚韧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去投身实践,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备课会第二阶段由武汉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超老师作了题为“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的教学展示,张老师围绕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动因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三个方面详细说明如何讲好“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这一主题。

首先,张老师结合《共产党宣言》与《市场的全球化》两部著作引入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他指出,资产阶级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为了对外扩张而推动全球性的发展,导致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他接着分析世界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殖民扩张阶段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第二阶段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第三阶段是经济全球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张老师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他指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相交织,实质上是全球利益再分配。

其次,张老师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系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的角度,他指出两点: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消极方面的角度,他指出三点: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第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最后,张老师强调,从本质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教学展示结束后,进入自由讨论阶段。赵华飞老师从总体框架、案例选取等方面进行点评,他认为刘浩老师的示范课在案例选取方面很接地气,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又能够把知识点讲透彻,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袁蓓老师表示,张超老师的示范课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来回应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联系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同时原理和原著有效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作为理论支撑融入思想课教学实践中,是一次精彩的示范课。

据悉,集体备课会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聚焦高水平教学资源、高质量示范课、高标准教学质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新手段进行集体备课,主动探索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教学新方法,重点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这一平台,将其打造成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思政课同行们交流、备课、研课的高精尖平台。


图片来源:人民公开课、文华在线

文案来源:邱雨诗 朱芳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