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 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系列备课会活动 (第一期)成功举行

发布者:苏靖雯发布时间:2022-06-09浏览次数:118

为深入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讲授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上的校际合作,整合优势资源,交流优秀经验,68日,由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重庆开放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系列备课会活动(第一期)成功举行。

本次集体备课会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如何开、如何上、如何讲”这一主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副主任蓝海副教授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孟庆龙老师分别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为题进行了说课,同与会教师展开深度交流,向全国思政课同行分享南开经验。集体备课会气氛活泼而热烈。

蓝老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讲在各版教材中都是第一讲,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下功夫讲好。他指出,讲好这一讲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授课结构的设计上,蓝老师指出,这一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他还向与会教师具体说明了授课结构的设计思路及其合理性。在具体授课内容方面,蓝老师从内容安排、案例选取、论证逻辑、学生疑问、授课时长等角度,全景式、全方位、细致化地向与会老师介绍了他在讲授这一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蓝老师强调,教师授课前要做足功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疑问点,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在讲解这一讲内容时,还可以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拉近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共鸣。蓝老师指出,这一讲内容有大量生动的案例可以使用,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选取古今中外的各种案例,将理论内容与生动案例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微笑率、点头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孟老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展现了当代中国发展新的时代面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价值。孟老师认为,要实现这一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必须在两个方面着力:第一,要讲清楚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第二,要讲清楚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在授课结构的设计上,这一讲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正确认识历史方位问题”、“新的历史方位的提出”、“新的历史方位的依据”、“新的历史方位的丰富内涵”、“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意义”。在授课内容方面,孟老师通过引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讲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在讲授这一讲中的思考与体会。孟老师对这一讲授课中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提示。例如,他强调,在讲解“正确认识历史方位”的时候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大时代”与“小时代”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又如,在讲解“新的历史方位的丰富内涵”时,一定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依据,始终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规律和方法。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持续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思政课,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

据悉,近期将继续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三期集体备课会,以六个专题的形式进行说课,与全国思政课教师同行展开深度对话和沟通,向大家分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上的南开经验、南开方案、南开做法,为各高校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贡献南开智慧和南开力量。

本次集体备课会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由人民公开课和文华在线提供技术支持,共计900余次观看。


图片来源:人民公开课、文华在线

文案来源:鞠新瑞、朱芳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