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 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系列活动(第二期)成功举行

发布者:苏靖雯发布时间:2022-04-16浏览次数:408



为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414日,由南开大学、长沙医学院联合主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系列活动(第二期)成功举行。延边大学、喀什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学院、湖南警察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信息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协同参与。

本次集体备课会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南开大学)等平台举行,人民公开课和文华在线提供技术支持。本次集体备课会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明明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会,首先邀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孟锐峰副教授做了题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教学展示。孟老师从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课程设计的具体环节两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如何讲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关于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孟老师强调,课程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针对学生的现实困惑与思想问题进行设计。他认为,马原理课程教学要灵活,要根据不同授课对象设计不同内容,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要通过课堂讲解、师生互动、翻转课堂等多种途径,通过“师生四同”(同学同研同讲同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教学相长。

关于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孟老师从“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与科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指出,讲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必须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哲学”,可以通过对中西方哲学史的简单梳理,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就是围绕着困惑去揭示现象世界背后本质的一门学问。由于哲学家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不同,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对于这两个基本派别不能简单贴标签,要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来认识。在“哲学与科学”这部分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科属性和学习特点,讲清楚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认为自然科学必须在哲学指导下才能取得成果,当然也不能认为哲学研究无用。要使学生明白,哲学和自然科学都表达了对世界的理解,但二者表达的道理、意义、目的是不同的,要从不同的理论目标角度来正确把握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孟老师指出,“物质”、“意识”等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明确所指,要向学生系统讲解这些概念的来源与内涵,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哲学范畴。孟老师最后总结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要认识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教学展示结束后,进入师生交流研讨环节。来自各个高校的老师和同学围绕着“如何向学生澄清马恩对立的错误思想”、“存在和物质之间的区别”、“恩格斯和列宁物质定义的区别”“如何增强马原理授课的专业针对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针对这些问题,孟锐峰老师和刘明明老师给予了细致解答。

活动最后,主持人刘明明老师作总结发言。刘老师指出,孟老师的教学展示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历史和现实贯通起来,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系统阐述了如何讲好“物质统一性原理”这一章节。参会教师们纷纷表示,本次集体备课会,对于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马原理课程教学水平,深化对马原理课程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晨钟讲坛·虚拟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系列活动后续将持续进行。通过教学展示、理论研讨、师生对话等多个环节,探讨如何将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推进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协力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文案来源:邱雨诗 鞠新瑞

图片来源:人民公开课和文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