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任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武装新时代大学生头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南开大学很早就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理论自觉性,于2019年率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并以金课标准推进课程建设。校党委认真研究,主要领导亲自推动,马院教师具体实施,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面向2017级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并在其它几门思政必修课中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
经过几轮开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为核心,并与其它几门思政必修课紧密衔接,打造全方位、有重点、明层次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和做法。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积极构建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三门课程为主体的核心课程群组,分别从概述、文本(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和理论三个层次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螺旋式上升的讲授和学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其它几门思政课则分别从基本原理、近现代历史和思想道德法治等角度形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体支撑。最终,在博士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当中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讲授和学习。
具体来看,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努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打造成为融入并引领南开大学“1234”特色思政育人体系的“金课”。塑造“一个特色”,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政课始终;融通“两类课程”,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协同;坚持“三位一体”,让“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形成合力;推动“师生四同”,在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中让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导性相统一。
塑造“一个特色”,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政课始终,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爱国主义是南开大学的优良传统,将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全过程,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是南开大学思政育人体系的突出特色。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南开大学视察时,充分肯定了百年南开“爱国奋斗”的育人传统和办学理念。他说“南开大学具有关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
如今,我们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就是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立德树人、理论武装青年学子的根本任务,是将我们党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全面入心入脑的主渠道、主战场。结合自身实际,南开大学以张伯苓老校长“爱国三问”,不断鞭策新老同学师生自省,遵循“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为中华民族培养人才。爱国精神是时代新人的魂和魄,体现了鲜明的南开特色。
融通“两类课程”,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协同,实现思政课同专业课的课程融通。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下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对创新理论对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早在2019年,经过学校党委亲自把关,专家论证和领导审批,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凝练出八个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战略安排、根本动力、本质要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条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教育事业与时代新人培养。这八个专题彼此之间内在联系、互为支撑,涵盖了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外交国际等各个方面,从而为从内容体系本身形成同各个学院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进而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引领作用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坚持“三位一体”,让“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形成合力,办好“大思政课”。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为办好“大思政课”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目标和大阵地,要立足我国所处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征程,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大格局,筑牢思政课小课堂同学校和社会大课堂。
就此,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以课程考核为推动,积极创新课程实践环节。其中,布置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按小组进行,每小组人数为7-10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交社会考察报告。引导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挖掘南开大学爱国主义元素,以有代表性的南开人物(南开先贤、老党员、科学家、教育家、劳模等)为榜样,讲好“小我融入大我”的南开故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形成合力,扎扎实实办好“大思政课”。
推动“师生四同”,在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中让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导性相统一,明确思政课的方法原则。2018年始,南开大学启动了“师生同行”社会实践项目,经过扎实推进,逐步形成了具有南开特色的“师生四同”实践育人模式。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是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覆盖学生面广的有利优势,积极推动和践行这一模式。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师生四同”实践育人模式正是对这一方法原则的贯彻落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践行“师生四同”实践育人模式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专题研讨。在研讨当中,邀请相关学院的专家型教师、课程主讲教师、本硕博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等,一方面,让参与研讨的学生从自己学习、宣讲中遇到的问题入手,谈自己的体会和困惑;另一方面,让参与研讨的老师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术专场,对课程内容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通过这一模式,形成对具体内容在思想性、理论性上的立体化理解,让我们的思政课真正做到深下去、活起来。
目前,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三轮开课已完结,开局良好,效果显著。2021年秋季,该课程慕课建设完成并线上运行,服务于本学期的授课。这样,这门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不同学习阶段的南开学子,并幅射全国,带来良好的社会反响。
2021年秋季学期即将结束,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未结束,纷纷热议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体会和收获。
姓名:王杰 性别:男
本学期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让我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尤其深刻体会到,需要我们结合个人实际,从微观层面践行这一思想。
百年来,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引导着我们每一位南开学子以国家大公为任,提升行公之能。在新时代,要求我们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己任,以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2017年南开大学八名学子投笔从戎,献身于强军事业,为祖国军队的转型和向世界一流军队的迈进贡献南开力量。这些学长的身体力行深深激励了每一名南开学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姓名:刘大程 性别:男
学校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学习这一原创思想的宝贵机会。
这门课程系统讲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奋斗目标、战略安排、根本动力、本质要求、总体布局和保障条件等,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这一思想。
课程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分为八个专题,按照专题教学法展开详解。老师通过将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等方式,从学理和实践按层面很好解决了我们的思想困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为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有关内容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和变化,使我明白了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姓名:杨晨晨 性别: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这学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共八讲,由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老师进行讲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安排、总体布局以及重要支撑进行了理论阐释。
通过课程学习,使得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确体会到要始终坚持理论学习,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姓名:郭瑞 性别:女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强大的吸引力与号召力,对我国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指导性和引领性作用。习近平同志为我们举起了前行的旗帜、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绘制了蓝图。他的讲话,是一篇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作为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学校安排了知识渊博的老师为我们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讲授。这门课程时代性极强,授课老师将课程内容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讲述,使我们在课程中获益匪浅,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姓名:丁怡瑞 性别:女
本学期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安排了分组实践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的环节。我们小组选择了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众多雕像之一的杨石先先生,来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
为此,我们组在实践中专程采访了杨石先话剧的主演贾盛老师。在采访过程中,贾盛老师十分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并为我们讲解。身为杨石先扮演者的贾老师,当谈到杨石先老校长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要说,并时不时流露出钦佩之情,特别是当谈到“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时,更是鞭辟入里。他说:“小我融入大我,可以是化学上的,和国家相融的过程中,个人总要丢失一些自己的化学键,也会获得升华变为其他的元素;小我融入大我,更是生物意义上的,是一代人一代人之间的传承,是爱国星火在代际之间的延续。”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也收获了意义深远的自我教育,就像我门的实践标题那样“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我也将以此精神不断勉励自己,传承南开精神,并将南开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总之,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暑往秋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际外交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交织影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国成为第一个在疫情中恢复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全面脱贫进入小康社会,胜利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制定新的历史决议……一系列重大成就,鼓舞着我们奋力前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新的春天,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也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