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五读书会(《资本论》研读)第五期如期举行

发布者:高田琪发布时间:2021-12-25浏览次数:303


12月24日上午,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南开大学)主办的“周五读书会(《资本论》研读)第五期”在学院321会议室举办。此次活动,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寿涛教授主持,10余位硕博同学参加。

孙老师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为题,从《资本论》三卷中蕴含的主轴谈起。孙老师指出,《资本论》第一卷主要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第二卷主要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实现,而《资本论》第三卷主要是研究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考察资本运动的总过程。《资本论》第二卷探讨剩余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是以市场和交换为基础的。孙老师紧接着强调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与第一篇、第二篇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第一篇、第二篇是从单个企业角度研究货币资本、商品资本如何循环和周转,由此构成个别资本的运动,而第三篇是将所有企业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站在“上帝之眼”,从社会总资本角度来考察资本的运动。第一篇、第二篇与第三篇的关系类似于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在将微观与宏观的逻辑打通上,马克思经济学要远远优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商品再生产时提出的“Ⅰ(v+m)=Ⅱc”公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贡献。

对于社会总产品两大部类问题,孙老师强调,现实中的商品非常丰富,马克思根据最终用途的不同将这些丰富的商品划分为两大类,阐明两大部类商品之间实物补偿和价值实现的关系,充分展现了马克思对市场问题实质的把握和分析。在消费资料部类中,需要注意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之异同,马克思当时已经考虑到了当代的营销分层问题。还要注意的是,已经有学者明确提出并开始研究消费力的问题,大家要像重视生产力那样重视消费力。

孙老师提醒到,学界对《资本论》第二卷(特别是第三篇)的深入研究呈现出三个方向:第一,从创作史角度研究《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两大部类关系的公式演变过程;第二,利用数学工具将马克思的两部类模型进一步扩展为三部类甚至四部类(如考虑货币的生产,考虑军工生产等),探讨社会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进一步从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位推进到国际体系作为分析单位,在今天,如同顾海良老师所说的,我们中国学者应该进一步考虑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师生们围绕《资本论》第三篇中“马克思对德斯杜特再生产理论的批判”、“货币贮藏的过程和意义”等问题展开交流探讨。大家认识到德斯杜特对所谓的有闲阶级的分析前后矛盾。类似地,后来卢森堡提出在仅有工人阶级和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社会,资本积累难以为继,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第三市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分析,已经详细阐明社会资本运动剩余价值实现过程中货币的来源及其作用。孙老师提醒各位同学,马克思当年批判的很多错误思想和观点,今天仍然存在,并以各种变形发挥着作用,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辨析。

最后,孙老师对下一学期的阅读要求进行了部署,推进《资本论》研读常态化。孙老师鼓励大家一起开展对“资本论学”的研究工作,大家一起以中国传统学术中“学案体”的方式进行基础性工作。孙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资本论》研究的切入点,形成有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

文案来源:鞠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