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20级硕士生新民班党支部赴新民学会旧址社会实践

发布者:江毅发布时间:2021-07-09浏览次数:833

  621日至25日,学院2020级硕士生新民班党支部赴湖南长沙实践调研,寻访新民学会旧址,调研湖南高校红色资源运用,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寻访新民学会旧址,感悟百年大党初心。新民学会是1918414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的爱国进步团队。从“改良人心风俗”到“改造中国与世界”,学会会员们围绕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的大多数会员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卓越的、开创性的理论贡献,被誉为“建党先声”。实践队员瞻仰了新民学会成立旧址,参观了新民学会史实陈列,进一步感受百余年前的青年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崇高理想和赤子之心。

  开展义务宣讲,录制视频微课。实践队员们在新民学会旧址向游客们开展义务宣讲,并录制了《新民学会,建党先声》微党课。实践队员高莹杰表示:“新民学会旧址诉说着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尽管‘学会’之组织早已成为历史,但是‘新民’之精神却始终沿承至今。百年前中国革命青年‘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抱负,如今已成为新时代青年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实践。”新民班党支部取“新民”二字,意在缅怀和继承革命先辈遗志,胸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理想,肩负起“知中国服务中国”的青年担当。

  深化校际调研交流,激活红色资源价值。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教育的宝贵素材,更是加强支部建设的重要渠道。湖南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激活红色资源价值方面也有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长沙,实践队员与湖南第一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共建交流。双方共同参观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这是毛泽东学习、工作八年之久的地方,如今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学校实际教学办公的场所。在学校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听到了许多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任教的动人故事,不仅对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感同身受,更体会到了毛泽东年青时的意气风发与远大志向。在交流中,双方彼此介绍学校在红色资源开发、学生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并就支部深度共建、挂牌红色实践教学基地等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湘潭是毛主席的故乡,“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是毛主席对家乡人民的殷切嘱托。25日上午,实践队开赴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访交流。湘潭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党建标杆院校,在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宣传、应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佑祥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伏清教授、学院副院长杨小军教授和唐检云教授出席座谈会,南开大学盛林教授一行参加座谈。会上,双方就《红藏:进步期刊总汇(19151949)》这部重要党史文献的编写历程、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及运用红色资源育人的经验等问题深入交流。会上,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龙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海燕教授、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锦涛教授以及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和团委书记分别发言。

  传承红色基因,“新民”再会“新民”。本次实践,支部成员们对相继走访了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李富春故居、毛泽东故居、党史陈列馆、岳麓书院、橘子洲等10余处红色旧址,搜集历史文献、形成实践调研报告数万字;仿照设计排版《湘江评论(复刻版)》共3期,以还原历史的方式展现调研团实践历程;录制剪辑《新民》vlog视频10余分钟,以“新民”为主线记录、讲述新民学会精神的历史与现实;实景拍摄《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泽东与湖南一师》等4节主题微党课共60余分钟,在加强支部党员自身党史理论素养的同时,身体力行传承红色基因。

图文来源:2020级硕士生新民班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