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亚光

发布者:江毅发布时间:2020-02-24浏览次数:166

专著

1. 《国共全面内战的缘起——抗战胜利之初美苏与国共和战关系研究》(独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2. 《战后中国政党与政治研究》(第一作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3. 《雅尔达密约与中苏日苏关系》(参撰),台湾东大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

4. 《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意识形态管理研究》(第二作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5. 《周恩来、池田大作与中日友好》(合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6. 《周恩来、池田大作与中日友好》(日文版)(合撰),日本白帝社,2006年。

7. 《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第二作者),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8. 《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繁体版)(第二作者),香港三联书店,2002年。

9. 《周恩来与池田大作》(日文版)(第二作者),(日本)朝日出版社,2002年。

10. 《中国现代监察制度史论》(参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 《改革开放二十年》(参撰),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 《新世纪的伟大旗帜:三个代表大学生读本》(参撰),新蕾出版社,2002年。

13.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研究》(参撰),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14. 《永恒的延安精神》(参撰),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15. 《现代化新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参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创新与前瞻》(参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参撰),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参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19. 《周恩来、邓颖超与池田大作》(第二著者),南开大学出版,2011年。

 

编著

1. 《留学日本时期的周恩来》(参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2. 《周恩来与日本》(参编),日本白帝社,2002年。

3.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纪念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建设五十周年》(参编), 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2年。

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论文

(一)报刊发表

1. 《二十年来国内“文革”史研究概况评析》之一(第二作者),《天津党史资料与研究》1996年第2期

2. 《二十年来国内‘文革’史研究概况评析》之二(第二作者),《天津党史资料与研究》1996年第3期

3. 《二十年来国内‘文革’史研究概况评析》之三(第二作者),《天津党史资料与研究》1996年第4期

4. 纪亚光:《50年代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探析》,《研究参考》1997年第6期

5. 纪亚光:《论“文革”初期周恩来的艰难处境及其对“文革”的认识》,《天津党史》1998年第1期

6. 纪亚光:《对党政监察制度建设发展方向的三点探讨》,《邓小平理论研究简报》1998年第12期

7. 纪亚光、孔繁丰:《周恩来、池田大作与中日国交正常化》,日本《创价新报》2002年12月4日

8. 纪亚光、孔繁丰:《周恩来、池田大作与中日邦交正常化》,《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

9. 纪亚光:《试析高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南开教育论丛》2004年第1期

10. 刘景泉、秦立海、纪亚光:《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运动述论》(第三作者),《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1. 纪亚光:《自我奋斗与国际援助——抗日战争新论之五》,《党史文汇》2005年第7期

12. 纪亚光:《1945.9.14—苏联特使神秘突访延安——中共“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确立前后》,《天津日报》2006年6月26日

13. 纪亚光、刘占英:《关于党的监察制度建设问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6年第11期

14. 纪亚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监察制度建设述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15. 纪亚光:《重庆谈判与‘三国五方’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历史教学》2009年第8期

16. 纪亚光、张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8期

17. 张静、纪亚光:《新中国六十年文化现代化的思考》(第二作者),《南开学报》2009年第5期

18. 纪亚光、王雪超:《大学生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10期

19. 纪亚光:《群众监督的制度化尝试——20世纪五十年代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探析》,《理论学刊》2009年第10期

20. 纪亚光:《1945年中国共产党‘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确立的契机》,《历史教学》2009年第12期

21. 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22. 纪亚光:《新时期我国党政监察制度建设述评》,《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3. 纪亚光、张静:《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发展》,《河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4. 纪亚光:《论抗战胜利之初中国的政治格局》,《党的文献》2010年第3期

25. 纪亚光:《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初探》,《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5期

26. 纪亚光:《论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的情谊》,《井冈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7. 纪亚光:《池田大作人生教育思想初探》,《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28.    纪亚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撑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2

29.   纪亚光:《中国梦是联结人心的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

30.纪亚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困惑》,《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9期

31.   纪亚光: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保障环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0期。

32.   马亚男、纪亚光:《“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初探》(第2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33.纪亚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梦”》,《理论学刊》2014年第1期

34.   纪亚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与“外”》,《北京教育》(德育版)2014年第1期

35.   纪亚光、刘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两重特征评析》,《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年第1期

36.纪亚光:《见证民族复兴百年追求》,《文艺报》2014226日,第6

37.纪亚光:《 新媒体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观察》2014年第7期

38.纪亚光:《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建》2014年第9期

39.   纪亚光:《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学生心灵》,《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7日第7版

40.   纪亚光:《以学科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思考》,《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年第5期

41.  纪亚光: 《党的监察机构领导体制的历史演进与思考》,《理论视野》2014年第11期

42. 纪亚光、马超:  《基于文明对话视角解决新疆民族宗教问题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43.   纪亚光:《服务社会发展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归宿》,《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1期

44.纪亚光:《单向度的“任性”与多维度社会》,《社会观察》2015年第4期

45.纪亚光:《蔡和森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影响》,《南华大学学报》2015年4月

46.纪亚光:《一个革命家庭的世纪追求》,《百年潮》2015年第5期

47.纪亚光:《党委与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关系和作用评析》,《人民论坛》2015年第11期

48.纪亚光:《以完善监察制度根治局部“塌方式腐败”》,《国家治理》周刊,2015年4月第1周

  

49.纪亚光、马超:《试论西域文化发展的向心倾向》,《西部学刊》  2015年第4

50.纪亚光、刘芳:《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演进与启示》,《北京教育》2015年第7

51.纪亚光、杨晓成:《革命家庭研究: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式》,《党的文献》2015年第11

52.纪亚光、马超: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基于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构建新疆宗教和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

53.纪亚光:《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新举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1

54.纪亚光:《中日关系陷入低谷 周恩来如何应对?》,凤凰历史:http://news.ifeng.com/a/20160107/46974206_0.shtml;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2016年2月1日、2月2日W7专版

55.纪亚光、杨晓成:《“四个全面”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长白学刊》2016年第1期

56.纪亚光、刘芳:《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2

57.   纪亚光、杨晓成:《习近平和平发展道路思想研究》,《理论学刊》2016年第2期

58.纪亚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方向》,《天津日报》2016523日,第9版

59.纪亚光:《切实解决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中国教育报》2016526日,第6

60.纪亚光:《坚持“四个自信”的时空坐标》,《天津日报》2016711日,第9

61.纪亚光、杨晓成:《人类文明视野中的历史总结与方向选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9期

62.“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学习时报》2016年8月29日A3版



(二)论文集发表


1. 王永祥、纪亚光:《毛泽东‘三三制’思想研究》(第二作者),《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纪亚光:《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政监察制度的恢复与发展》,《迈向新世纪》,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江沛、纪亚光:《1946年2月反苏运动述评》(第二作者),《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4. 纪亚光:《1949年至1966年党的监察制度建设述评》,《光辉的历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5. 纪亚光:《党的监察机关领导体制问题研究》,《反腐败实践与研究》2001年

6.纪亚光: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团管制》,《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7. 纪亚光:《以党的监察制度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8. 纪亚光:《论池田大作民间外交思想与实践对日中友好的历史贡献》,《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池田大作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纪亚光、刘伟: 《池田大作青年德育思想及其启示”,《多元文化与世界和谐——池田大作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纪亚光、章杨、纸谷正昭: 《民间外交与和谐世界——试论中日邦交正常化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启示》,《多元文化与世界和谐——池田大作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 张静、纪亚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关系辨析》(第二作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 纪亚光:《改革开放以来党政监察制度建设述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天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 纪亚光:《新中国六十年党的监察机构领导体制评析》,《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 纪亚光:  《试论池田大作的人生教育思想》,《和平与教育——池田大作思想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15.  纪亚光、章杨:《和平主义语境中的周池精神》,《以人为本与21世纪全球文明:2010'池田大作思想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16.  纪亚光:《大公、大智、大信——论周恩来与池田大作的情谊》,《与池田大作对话文明重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纪亚光:.《   池田大作致力于日中友好的思想动因评析》,《与池田大作对话人类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8.   纪亚光:《“周池精神”与友好“金桥”》,《中国的“池田大作思想”研究——日中国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日本潮出版社2012年出版

19.   纪亚光:《生命尊严与世代友好——论池田大作对21世纪中日关系的思考与贡献》,《走向21世纪的生命尊严——2012’池田大作思想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20.   纪亚光:《共产党是以自我批评为主要特征的党》,《看与说的智慧:<看法与说法>学习研讨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21.  纪亚光: 《论抗战胜利之初毛泽东对时局的判断与战略选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月出版

22.纪亚光:《论周恩来与池田大作和平友好精神》,陆建非、寺西宏友主编:《多元文化交融下的现代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44月出版

  

23.纪亚光、王育锋:《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实践特征与启示》,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周恩来与中国道路的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8月。

24.纪亚光:《论池田大作生态文明观的人文关照》,温宪元、李莱德主编:《走向21世纪的生态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5

25.纪亚光、关毅:《何为“历史性”:“周池会谈”再阐释》,[日]寺西宏友、萧正洪主编,拜根兴、汪鸿祥副主编:《开创精神丝绸之路的新纪元——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池田大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8月;
二、获奖情况

(一)科研获奖

1. 1995年,《毛泽东‘三三制’思想研究》(第二作者),天津市纪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理论征文二等奖

2. 1998年,《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政监察制度的恢复与发展》,天津市中共党史学会第一届党史优秀论文二等奖

3. 2000年,《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政监察制度的恢复与发展》,天津市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理论征文三等奖

4. 2001年,《党的监察机关领导体制问题研究》,天津市纪念建党80周年反腐倡廉理论研讨征文二等奖

5. 2001年,《1949年至1966年党的监察制度建设述评》,天津市高校纪念建党80周年理论征文三等奖

6. 2002年,《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意识形态管理研究》(第二作者),天津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

7. 2004年,《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参撰),天津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

8. 200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政监察制度建设述评》,“天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征文”二等奖,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党史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一等奖,天津市“改革开放与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讨会”征文二等奖

9. 2009年,《建国以来党的监察机构领导体制评析》,天津市“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理论征文”一等奖

10. 2010年,《国共全面内战的缘起——抗战胜利之初美苏与国共和战关系研究》,亚洲研究中心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著作)奖

11.2013年,《战后中国政党与政治研究》,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其他获奖

1. 1999年,南开大学优秀教师

2. 2002年,天津市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

3. 2004年,天津市教卫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4. 2004年,日本创价大学荣誉奖

5. 2007年,2005-2006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界学会先进工作者

6. 2007年,南开大学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

7. 2008年,南开大学第二届“良师益友”优秀管理教师

8. 2009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