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组举办“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04浏览次数:355

 

113日下午,我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研院原理部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兼职教授郑一明老师,做了题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陈弘老师主持,我院韦幼苏、李洁等老师以及40余名学生参加,并进行了交流研讨。

 

郑一明研究员师从徐崇温先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领域的理论研究多年,他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回顾了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范式发展。郑老师认为,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采取了两种范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其中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主。这类研究尽管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研究范式的不科学;学科偏重于哲学而影响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分支学科各自为战、分布不合理不平衡而影响学科形成更大优势等。随着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确立,应该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作为准则,对该学科进行重新定位和新的分支学科划分,进一步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

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定位和对待方针而言,郑老师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确立,是我国社会科学自我创新的结果,是一个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完善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的其它二级学科中的一些主要成果,一些已经被认同为真理性的理论结论,必然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层次划分和分支学科设置而言,郑老师认为,面对内容庞杂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可以将它区分为世界各国主要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左翼思想研究、欧美国家的各种中左思潮研究等三个层次。根据以往30多年相关大学和研究单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研究优势和特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辖的主要分支学科可以由以下学科来支撑: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激进政治经济学)、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当代社会主义流派与思潮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