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郑州大学研工部副部长张宏剑及马院副院长顾成敏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一行15人来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杨谦教授在322教室会见了访问学者,索海军副院长和刘娟教授参与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介绍了各学院的概况,相关负责人针对博士学位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科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会上,杨谦教授就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杨谦教授指出,南开大学是博士公共课的试点单位,该课程的讲授主题是在赵铁锁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次研讨确定的,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一人一讲超大班授课、两人接力大班授课到现在一人全程的大班授课模式,全院先后有十几名教授参与探索和授课。其中张健教授10月27日到29日举办的全国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的展示活动中,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题组17名入围选手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的称号。杨谦教授和刘娟教授表示,在寇清杰教授和行政领导的多方支持下以及参与教授的积极努力下,博士公共课经过数次调整行成了现有模式: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设计了八个专题。课程内容在专题背景下,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时代背景,学习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坚持贯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博士公共课的作业设计体现了该课程的重大特色,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实效性高,受到同行和学生的普遍好评。
郑州大学王国胜教授根据本学院的相关情况对该校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论述,表达了本校相关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并就博士生公共课的培养方案、管理模式等问题与我院负责人进行深入的探讨。会上,王国胜教授提出的郑州大学研工部对博士生的纪律管理,以及优秀教师的引进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深入的贯彻和学习。在学科建设方面,郑州大学每年召开的博士论坛,有利于提高博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博士生的知识层面,加强博士生的理论深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此外,会上,郑州大学的师生代表就会前听取的、由杨谦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公共课上讲授的关于十九大报告的新解读表示交口称赞。他们表示,杨谦教授在课堂上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等进行了深刻解读,并从历史逻辑、判断依据、时代特征及实践意义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令老师们受益匪浅,并表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秉承和学习杨谦教授的教学风格和态度。
本次座谈会,我院与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对各自单位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吸取和学习了各单位的先进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建设博士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公共课及相关课程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双方负责人表示,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开展进一步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