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堂主渠道 打赢“教法攻坚战” 南开思政课:“三管齐下”提升学生获得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9-22浏览次数:383

南开新闻网记者 辛文忠 马超  通讯员 肖光文

 

  “没有大段说教,而是结合最新资讯分析阐述。”“借用微信群将教学紧密联系实际,随时随地与同学讨论,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了世界本质,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对以后学习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学生们写来的一份份课程总结,充满着收获和喜悦。

  怎样用好主渠道,让思政课叫好又叫座?如何打赢“教法攻坚战”,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2017年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也是南开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明确以学科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式方法,更加注重课程内涵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导向,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践课堂“三管齐下”,开展“教法攻坚”,打造思政育人新模式。

讲授课堂 回应现实关切

  “要从哪些方面来理性看待电影《战狼2》的热映与热议?”“塞罕坝的生态奇迹对我们有何种启示?”“金砖厦门峰会将为世界带来什么?”……新学期伊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张健教授的讲义上,已经记录了来自学生的几十个问题。

  注重从学生中收集各种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素材,是南开每位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要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兴趣点在哪里,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什么样的疑问,我们才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有效的‘精神食粮’,做到解疑释惑,进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拥有多年思政课教学经验的杨永志教授对此有深切体会。

  以双周集体备课为抓手,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精心设计以现实热点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难点。备课会上,老中青教师集思广益,在深入剖析各门思政课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想听”的问题,找准课程内容中有效切入点,分析提炼总结,形成启发式引导式专题,让思政课教学更为精准。

  “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善于思考是‘90后’‘00后’大学生的显著特点,他们对思政课有思索,也更有期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纪亚光谈道,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回应现实关切。

讨论课堂 实现教学延伸

  “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治党既要严、又要全,《人民的名义》反映了党中央的决心和力度,反映了群众心声。”

  “我今年第一次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大家都真心实意地对每个党员批评帮助,令我印象深刻。”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讨论课堂上,师生们从反腐热剧切入,讨论教学主题。现场气氛热烈,20余位师生畅谈自己的观点。交流碰撞、分析引导,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大学生“理论骨干”的辐射源作用,南开将思政大课堂延伸成为小班讨论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交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结合党政热点和社会实际确定讨论主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任课教师主持开展讨论,课后学生再依据参与讨论所获所感,撰写体会总结,进一步深化认识。

  “通过思政讨论课的交流,一方面加强了自身的逻辑思辨能力,另一方面正确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总是愈辩愈明,深受启迪,获益良多。”参与讨论课的学生这样写道。

实践课堂 深化知行合一

  上了一个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之后,2016级本科生乔丽楠惊喜地发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中时的政治课并不太一样:“我们经常会以话剧、模拟法庭、调研汇报、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展现自己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多样化,参与性、实践性更强。”

  徐曼教授是乔丽楠所上这门课的教师,也是该课程的教研室主任,据她介绍,课程中,学生要围绕“大学生思想理论学习状况”这一主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搜集、社会调研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

  紧密结合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的内容,实践课堂以现实场景呈现,让同学们近距离去了解和学习历史、国情、社情,在“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和教育,在互动中得到启迪、沟通中提高认识。 

 

  “这样的教学实践,能够使自己增长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道‘我是谁,跟谁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肩负的责任。”参与城市社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的同学深有感触。

  在古田、在井冈山、在延安、在沂蒙……各种实践课堂,产生了思政育人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师生的充分肯定。

  紧扣重点环节,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方法,生动展现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鲜活的实践案例。南开努力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面对的不仅是马院学生,更是全校二万五千多名在校生。”院党委书记付洪表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要以学科发展为依托、学术研究为基础、强化“重点马院”建设为抓手,用好课堂主渠道,提升学生获得感,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驾护航,为南开建设“双一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