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组举办“评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学术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0浏览次数:452

     6月9日下午,我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组邀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张衔教授,做了题为“评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陈弘老师主持,我院杨晓玲、孙寿涛等老师以及40余名学生参加,并进行了研讨。

张衔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科学研究多年,他首先从整体上概述了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情况,指出国外学术界主要从马克思的文本领域与经济专题这两个视角展开研究,在研究特点上呈现出重视文本的解读、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与当代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相结合、借助研究模型、多元化研究方法运用以及注重经验性研究等主要特点。此外,张教授认为,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资本论》的重新阐释与研读上,尤其在金融危机以来,无论在理论界还是金融企业等领域表现明显。

其次,张衔教授就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森岛通夫的代表作品《马克思经济学——价值与增长的双重理论》(MAXS’ ECONOMICS——A dual theory of value and growth),概括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篇章结构、主要论点、重要价值以及出版情况,重点阐释了森岛通夫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剥削理论、转形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问题、相对过剩人口规律、利润率下降和资本周转以及加总问题等马克思经济学的经典主题。张教授指出,森岛通夫用经济理论的当代水平来考察这些马克思经济学的经典主题,是用数理方法重述和研究这些经典主题,特别是在比较中发掘马克思经济学在当代的价值和超前性。

最后,张衔教授在考察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经典主题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上进行评价并提出思考,他认为森岛通夫一方面高度评价马克思经济学,另一方面又试图使马克思经济学得到正统经济学或主流经济学的承认,这必然造成森岛通夫在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性理论上的误读和矛盾,甚至主张为了使马克思经济学得到正统经济学的承认而放弃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理论、放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崩溃理论。面对这一问题,张教授指出我们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正确对待经济问题形式化研究的方法、应该批判的借鉴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