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日本拓殖大学国际学部冈田实教授来学院作了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日本人”的学术报告。冈田实教授从日本专家如何看待和评价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的“智力引进”与外国专家表彰制度、用秧苗移植栽培法大幅提高水稻产量的“洋财神” 原正市以及中日合作的人气西瓜“京欣一号”育种人森田欣一等四个方面展开,就不同时期的中日关系走势、中日合作等一系列内容作了2个半小时的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纪亚光院长、林绪武教授和部分师生聆听了学术报告,纪亚光院长主持了学术报告。
首先,冈田实教授通过图表的形式为师生展示了1978年到2012年间日本对美、中、韩三国亲进度的变化,借此将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发展走势作了简明的概括。他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对中国的好感度一度与美国持平甚至超过美国,尤其是自1984年日本3000人访华团访问中国时日本对中国的好感度达到了顶峰。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日本对中国的好感度开始不断下降。针对这一变化,他提出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中日关系的深化联系在一起的思考。
随后,冈田实教授为师生逐一介绍了曾对中国作出重要贡献以及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各位日本专家,其中突出介绍了用秧苗移植栽培法大幅提高中国水稻产量的“洋财神”原正市和日中合作的人气西瓜“京欣一号”育种人森田欣一。冈田实教授指出,这种“智力引进”的方法,一方面提升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增进了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信赖,是促进中日友好的重要形式。此外,他还展示了许多中日合作的具体事例,并指出这些成果都是中日共同合作取得的。
报告结束之后,冈田实教授与师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耐心解答了相关疑问。在交流与碰撞之后,大家一致表示,此次交流有效增进了他们对中日关系的了解与认识。
最后,纪亚光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冈田实教授的学术报告不仅有内容,而且有方法,不仅有视角,而且有视野。他指出,冈田实教授的整场学术报告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时代感,其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日关系如何深化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洞见,其所运用的学术研究方法,值得师生学习和借鉴。
冈田实教授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法学部,获得法政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进入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北京事务所工作,历任办事员、事业调整专家和事务所副主任,长期从事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项目工作。2012——2013年任法政大学兼职教授,2014年任现职至今,代表性的著作为《ODA:日本与中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