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部分省(市)教育(高校)工委、部分高校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编者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总依据和总指南,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各项工作之中。
一、加强党委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始终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前进方向。一是要完善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党政齐抓共管,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哲学社会科学把关定向。二是要抓好战略部署。研究制订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系统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从政策上、条件上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支持保障。三是要强化成果运用。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整合学术资源,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和公共文化产品转化。
二、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又红又专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一是注重把好教师入口关。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并重,在人才引进、续聘过程中严把政治关。二是注重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举办教师岗前培训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及专题政治学习等方式,加大教师理论培训力度。三是注重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支持教师发展成长结合起来。启动各类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专项支持计划,对教师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努力形成各类人才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制度建设,抓好哲学社会科学的引导管理。一是要抓好教学全过程管理引导,把“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行为言论有底线”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倡导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三是加强校园舆论阵地管理,建设配套的校园活动与场所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提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构筑人才平台。学科建设是高校育人育才的基础。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是关键。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二是抓好教材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总书记强调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高校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要全面推进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继续深入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更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后备人才。
三是引导科研方向,增强服务能力。回应现实、创新理论、咨政启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我们要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服务国家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着重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
四是深化人事改革,建设一流队伍。总书记强调要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队伍。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形成既能保证正确方向又能激发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合理的队伍布局,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五是加强学风建设,倡导良好学风。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高校要重视学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
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特别是对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要在重点教材编写中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教材研究和教材编写的全过程,要按照总书记所指出的:“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切实提升“中心”意识和创新意识。
2.要增强文化和学术自信。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马工程”教材编写中,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特别要提升教材体系建设中彰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信念和信心。
3.要用好和配置好教材体系建设的三种资源。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把作为主体内容和发展最大增量的马克思主义资源,作为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及作为有益滋养的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实现有机结合和有效配置。
4.加快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支撑作用学科的教材建设。重点围绕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5.探索教材编写、推广和使用的新路径。当前,“马工程”教材的编写和统一使用工作扎实推进,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大家共同来做好这项工作”的要求,充分调动学者、学校、出版机构等方面积极性,创新教材编写、推广和使用机制,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构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罗伟其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目标,紧紧抓住学术发展、学科建设两个关键,努力做到“三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构筑好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
一要着力加强学生教育培养,解决好真懂真信问题。学生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着力深化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推进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相结合,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教育合力;着力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着力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二要着力打造学术高地,增强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学术水平是“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影响力的直接体现。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加强人才、平台和机制建设,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深入实施“强师工程”“珠江人才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专业过硬的高层次学术队伍;切实加强高校新型特色智库建设,为高校更好地形成思想、传播思想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平台支撑。
三要着力完善学科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学科建设是“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的基础。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整合学科资源,增强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南粤重点学科提升计划”,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增长点;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并以此为龙头引领和带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
建立科学权威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刘希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我理解,这是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当前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方面下大功夫。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导向。总书记强调,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中国,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魂,有了这个魂,哲学社会科学才不会迷失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在中国,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个原动力,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中国,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系所在,有了这个根系所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才会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二是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评价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需要国家顶层统筹设计。作为地方教育部门,我们应积极在微观层面进行探索。一方面,完善成果评价机制,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理论研究,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研究成果要在思想理论上有所创新,在传承文明上有所贡献,在学科建设上有所推动。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应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成果要在提升国民素质上有所作为,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在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改进教师评价机制。设置合理的考核周期,避免过多过繁的评价,优化评价过程,改进评价方法,把教师从烦琐的考评中解放出来,引导教师潜心钻研、多出精品。
切实解决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纪亚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深远意义。
1.解决大学生“四真”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教师的“四真”问题。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此,要注重加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对中国梦的向往。
2.解决大学生“四真”问题,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为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国重点马院作为排头兵,更要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要深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资源,专业课教师必须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承担起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责。
3.解决大学生“四真”问题,必须创新思想理论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为此,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积极构建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管理有效的教学体系,强化问题导向,推进专题教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切实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增强学生分清界限、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对现实中国及未来发展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真学的基础上真懂、真信,并最终落实到真用上来。
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
“文化自信”这一理念,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我们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上。改革开放的中国,早已对“开放”一词的含义有了透彻的理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总书记的讲话辩证地完成了时代与历史、民族与人类、中国与世界之关系的表述,由始至终,既坚定地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上,又将民族国家放置于全人类范畴考量、定位,用开阔的世界性目光打量着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话语资源。但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养成了眺望他者世界的习惯,而对自己的伟大历史和巨大思想遗产采取背对的姿态,甚至以为这些资源已成明日黄花,再难转化为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资源。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文学批评理论资源匮乏,几乎全靠外来接济,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创造的思想,到底还有没有可能作为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呢?我们为什么不去大胆假设:老庄的无处不在的“道”,来自于中国美学“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精妙思想,《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以及其他古代经典,在经过我们心灵的重新过滤与生发,在经过新的、非常别致的处理之后而得以重新表述,是否都有可能成为意想不到的理论资源呢?中国古代文论在论及文学的高下时,历来讲“意境”“雅趣”“雅兴”“味道”“意趣”等,而并无“深刻”这一范畴,可谁证明过“意境”等范畴比“深刻”这一范畴来得低下呢?西方文学所依仗的“深刻”,我们也许能够做到,但我们的“意境”西方人也一定能够做到吗?我们的文学批评为什么不从中国古代文论中进行话语资源的开发,去吸纳精粹而独到的见解,将其变为我们所认可的“标准”,甚至输出疆界供他人使用呢?理论资源的输出象征着一个民族在这个世界上的必要性,意味着一个民族有着可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表现着一个民族应有的不愿寄生、享受他者而愿与世界一道共创天下、平分秋色的气度。
让世界知道一个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苏长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知道一个“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构筑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中国道路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始终强调有一个指导思想,也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聚焦人民实践创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总书记提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凝练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向世界发出中国成长的时代强音,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三是抓好教材体系建设,让中国声音服务世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体系涉及树人、育人的百年大计,也是奠定学术标准和扩大学术话语权的重要方式。我们迫切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进行概括、提炼,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进而将其精心转化到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研究和编写中,努力在国际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材领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属性。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把握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灵魂、有生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人民、面向社会。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就必须遵循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面向人民、融入社会、开放研究,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营养和思想,从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3.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一切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融入时代发展,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充分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提出新的认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从而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
4.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只有与社会紧密联系,自觉将个人的科学研究融入社会,并从社会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灵感,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只有胸怀人民、胸怀社会、胸怀祖国,才能产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5.要改革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人民来评价、让社会来评价、让实践来评价,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人民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努力产出经得起人民检验、实践检验、社会检验和时间检验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