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的孙寿涛教授在范孙楼430为学院全体硕士研究生做了一场主题为《工人阶级研究——现状与前瞻》的学术讲座。
孙老师首先讲授了如何给马克思主义下定义的问题。他分享了学者余斌所下的定义,其中强调了要以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指导,以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手段。然后孙老师提出了“无产阶级化”的命题,即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矛盾关系发展的历史,也是一切个体生产者和中间阶层逐步分化成“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孙老师指出了马恩对工人阶级的正面界定,以及有关工人阶级的三种定义,即广义、狭义和第三种定义,并分析了三种定义各自的利弊。另外,孙老师提到了工人阶级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相关文献,并向同学们推荐了相关的网站和参考书目。同时在讲座即将结束时,孙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讲座之后,同学们并纷纷表示收获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对于所学的学科和当今一些现实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