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工程”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
1980年入南开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84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始在职攻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一年直接转入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仍为中国哲学,199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
研究方向 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研究,中国思想道德教育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成果一、著作类(部分) (一)专著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理解和说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作者)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作者) 《中国人生智慧源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人之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人生十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二)部分编著及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013年;(参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6辑、第9辑、第12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013年、2015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思想道德修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做合格公民(大学生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二、论文类(部分) (一)会议论文 《面对挑战教师的应答》 京、津、沪优秀青年教师研讨会,1998年;
《关于大学品德课意义问题的思考》,第一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研讨会,1996年; 《儒家传统与道德现代化建设》,东方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究会,1994年;(二)报刊论文
《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及其教学的科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9期;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理论学刊》2017年第1期;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年第2期; 《以高度责任意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2期; 《对“政治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转变的解析》(第一作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8期; 《论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思想》,《理论学刊》2014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观念》,《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辨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4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二作者) 《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9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从“意识形态”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所谓“意识形态”中性化问题的重新认识》,《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第二作者)《“课程”视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论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6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对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初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5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大众”视角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论》(第一作者),《理论学刊》2010年第9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9期; 《恩格斯“意识形态”经典表述的重新解读》(第二作者),《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1期;《“学科”规范化的依据在“科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第一作者),《天津日报》2010年3月1日;《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思想理路》,《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和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0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1期; 《从30年演进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与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4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源流考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作者) 《士、道统与政统——从教化的视角看古代儒士的历史作用》,《长白学刊》2008年第3期;(第二作者) 《古代儒家人生哲学中的“孟之道”》,《求索》2007年第8期;(第二作者) 《如何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人生观”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2期;《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荣辱观》,《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9期; 《应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理论研究》,《伦理学研究》2006年2期; 《努力找寻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最佳结合点》,《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4期;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考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4期;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角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改与建设》,《光明日报》2005年3月31日; 《孔子的道德修养论作为“为己之学”的意义》,《南开学报》2004年第4期;《论儒家人生哲学中的“孟之道”》,《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和而不同”、“推己及人”与团结友善》,《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2期;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关系》,《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4期;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体系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11期; 《现代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述评》,《南开学报》1994年第1期;《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6期; 《贺麟早年人生哲学思想述评》,《学术界》1993年第4期; 《梁漱溟早期人生哲学思想注要》,《东岳论丛》1991年第1期; 三、获奖及荣誉 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6年,入选首批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武东生名师工作室; 2012年,获南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荣辱观》(论文),获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2008年,《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荣辱观》(论文)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 2004年,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1996年,《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获天津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5年,《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作为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之一获得“第九届中国图书奖”。
研究课题(部分) “编写和修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2016-2018;(主持)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2010-2014;(主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战略中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2008-2013;(主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规律”,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点),2008-2012;(主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课题子项目,2006-2010;(主持)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荣辱观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项目,2006;(主持)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建设研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2007;(主持)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德建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97;(主持)
教授课程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专题、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专题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