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任志江,现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后、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等问题的研究,曾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省部级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摘》、新华网、人民网、国研网、学习强国等转载、摘编和索引;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四川省社科规划科课题、四川省软科学课题、山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山西省软科学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课题等各类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参编多部著作和教材。曾荣获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英才”、山西省委党校优秀青年教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大科研新星积极分子等称号,获得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西省社科“百部(篇)”工程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近年来,多次受邀为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地方党政机关、各大央企、各地高校等进行专题授课,受到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的建设
研究成果1、代表性论文 (1)《国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综述》,《理论视野》(CSSCI)2022年第11期; (2)《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引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2年第5期; (3)《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经济问题》(CSSCI)2022年第2期; (4)《西方政党民粹化问题研究——以北欧国家民粹主义政党为例》,《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22年第1期; (5)《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财经科学》(CSSCI)2021年第6期; (6)《科学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三重维度》,《人民论坛》(CSSCI)2021年6月中旬刊; (7)《哲学视域下陈云“唯实观”的内涵实质、实践经验与现实启示》,《思想教育研究》(CSSCI)2021年第4期; (8)《新时代依规治党的内涵、特征与路径研究》,《理论视野》(CSSCI)2021年第3期; (9)《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变迁研究》,《社会科学》(CSSCI)2021年第2期; (10)《习近平关于制度治党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CSSCI)2020年第10期; (11)《增强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的再分配实现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20年第8期; (12)《拉美“粉红浪潮”的兴起与衰落》,《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20年第1期; (13)《新中国七十年经济战略与体制互动问题》,《财经科学》(CSSCI)2019年第10期; (14)《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历史发展与经验启示》,《光明日报(理论版)》(CSSCI)2019年1月23日; (15)《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反贫困的传导机理、当前困境与对策创新》,《理论探索》(CSSCI)2019年第1期; (16)《我国劳动力市场迎来刘易斯拐点》,《长白学刊》(CSSCI)2018年第2期; (17)《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兴起的深层原因及启示意义》,《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18年第2期; (18)《两次“民工荒”与我国“刘易斯拐点”问题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CSSCI)2018年第2期; (19)《陈云“唯实”观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延安时期的经济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16年第3期; (20)《改革开放以来两次“软着陆”的经验教训及历史启示》,《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16年第3期; (21)《人口红利消失与企业转型》,《光明日报》(理论版)(CSSCI)2012年12月21日; (22)《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的思考与启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CSSCI)2011年第3期; (23)《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看中部工业发展的出路》,《理论视野》(CSSCI)2010年第10期; (24)《中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CSSCI)2010年第3期; (2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虚君共和”经济体制构想的渊源和实质研究》,《科学社会主义》(CSSCI)2009年第6期; (26)《略论中国中西部工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CSSCI)2008年第4期; (27)《从两次大规模分权角度来重新认识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四川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2期; (28)《建国以来发展观与经济体制的历史互动》,《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9期; (29)《对1949—1978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依据的解析》,《社会科学家》(CSSCI)2007年第5期; (30)《洋跃进之所以为“洋”的原因分析——战略特点和矛盾角度的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3期; (31)《1949—1978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1期; (32)独著:《大跃进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CSSCI)2006年第1期; (33)《毛泽东“虚君共和”构想探析》,《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5年第5期; (34)《山西商人近代化转型失败的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CSSCI)2003年第3期; (35)《网络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展望》,《经济问题》(CSSCI)2002年第9期。 2、代表性专著 (1)《中国西南地区乡村治理制度创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2)《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模式的历史互动与历史启示》,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1949—1978年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经济发展战略与国民经济政策角度的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012年版。 3、代表性资政服务成果 (1)《凉山州农村党建需以制度化建设充分激活内生动力》,《光明日报》内参2020年3月23日刊发; (2)《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人民日报》内参《思想理论动态参阅》2021年4月19日刊发; (3)2021年四川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 (4)四川省党史专家库第一批专家。 研究课题1、主持并完成2022年四川省软科学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研究》; 2、主持并完成2021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大专项:《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研究》; 3、主持并完成2021年度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研究》; 4、主持并完成2020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年度重大项目:《四川乡村治理制度创新研究》; 5、主持并完成2019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制度治党问题研究》; 6、主持并完成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思想的历史由来与经验启示研究》; 7、主持并完成第1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互动变迁的经验启示》(2017年); 8、主持并完成2017年度重庆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项目:《重庆市贫困农村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9、主持并完成2016年度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模式的历史互动与历史启示》; 10、主持并完成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新时期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研究》(2016年); 11、主持并完成第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经验研究——以经济发展战略变迁为视角》(2012年); 12、主持并完成第4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二等):《我国传统计划体制矫正实践对和谐社会构建中体制改革的启示——以毛泽东“虚君共和”说为例》(2009年); 13、主持并完成2009年度国家行政学院院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的演变与互动研究》; 14、主持并完成2009年度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关于山西省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15、主持并完成2008年度山西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从毛泽东“虚君共和”构想角度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新思考》; 16、主持并完成2006年度山西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建国以来发展观与经济体制的历史互动研究》。 教授课程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科);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博); 3、《一个商帮集团辉煌与衰败的经验教训及历史启示——以明清晋商为例》(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通用);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通用); 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通用);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曲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启示——以“文化大革命”为例》(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通用);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通用); 8、《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与历史启示》(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