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争先 奋发有为——努力建设“标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者:陈永刚发布时间:2020-06-13浏览次数:1825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的要求。近年来,南开大学发挥政治优势,对标争先,奋发有力,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提出“开门办马院”,举全校之力建马院的思路,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以党建引领统筹提升学院建设水平,努力建设“标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国家“双万计划”,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正式开始招生。

一、建设一流学科,促进科研和教学互动发展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全局,以一流学科建设,促进科研和教学互动发展,打造学科育人的“双引擎”,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着力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参加教材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对标一流学科,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全局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中央精神修订《南开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制订《南开大学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实施办法》,对标一流,举全校之力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国家标准开好思政课。学校制定并落实重点马院建设系列文件如《二级学科团队建设支持计划》《深化教学改革 建设精品思政课计划》《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支持计划》《中青年学术团队培养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程统筹建设计划》等,从组建学科团队、搭建教学科研平台、优化师资结构、提供经费支持、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供有力支撑,并带动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2.以科研促教学,强化学科引领,打造学科育人的“双引擎”,提高课程思政的科学性,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着“开门办马院”的方针,在全校范围整合相关专家队伍,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群,统筹发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优势,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取得良好反响。比如,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多学科专家教师,率先在全校增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公选课和必修课,吸引天津市多所高校思政课教师进入课堂观摩,产生良好反响。在全校范围内建设思政类选修课程群,开设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思政选修课。与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合作,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研讨,参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其提供直接指导,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学校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机构设置,理顺教学科研关系,通过设立研究部,优化其与原有教研室的职能配置,整合教师资源,凝练学科优势,以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导向,将回答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方向;同时,鼓励老师们将科研成果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加大思政课教学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修订完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自2019年开始,与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时按大类招生;完善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修订优秀本科生直博培养方案和硕博连读实施细则,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学校贯彻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单独增设指标、定制培养方案,严格后备师资培养。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全盲审制度,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学校在江西省社科院、古田会议纪念馆和天津市部分机关、街道,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学实践纳入思政课后备师资专项计划培养方案,建立硕、博士研究生教学助理制度。学校加强境内外学术交流,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能力训练营和京津冀大学生讲思政课交流活动,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日本创价学会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连续承办四届“天津当代马克思主义论坛”,着力发挥社科智库作用

学校自2016年至今连续四年承办“天津当代马克思主义论坛”。2016年9月25日,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天津市第一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唯物史观与中国道路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及世界意义研究。2017年6月24日,第二届天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议题展开研讨。2018年8月4日,第三届天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天津大礼堂举行,论坛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019年12月16日,第四届天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举行,论坛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会专家学者发挥社科理论优势,围绕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向天津社科界充分展示了研究阐释四中全会精神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央党校、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天津方面的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

学校连续承办四届天津当代马克思主义论坛,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上千名专家领导与青年学者积极参与、踊跃交流,进一步加强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交流,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受到广泛肯定与好评。

4.积极参与中央马工程教材建设

学校多位专家参与编写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本科必修思政课重点教材。“05方案”实施以来,学校积极参加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本科必修思政课教材编写工作。逄锦聚、李毅、寇清杰、何自力先后作为首席专家和专家组成员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武东生、邵云瑞、纪亚光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武东生、余一凡参加中宣部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用书》编写工作,武东生主持配套课件的编撰工作,余一凡参与具体编撰;纪亚光、姬丽萍、张健、盛林参加中宣部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辅导用书》编写工作;王生升参加中宣部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版)》编写工作;纪亚光参加教育部主持编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南编写工作。此外,学校还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门思政课的教辅用书,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师生四同”,调动发挥师生双主体和两个积极性

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形成师生“同学同研同行同讲”的“四同”育人新模式。围绕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教师们指导学生读原著、悟原理,在经典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对国情民情党情的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在打造师生共同体、促进师生互动中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学校选派得力教师指导学生理论社团,奋发有为,充分发挥社团对思政课的延伸和促进作用。“四同”育人模式发挥双主体优势,激发师生双方面积极性,已成为南开思政课的特色与品牌。

1.连续承办全国和区域性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

学校连续承办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该活动是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高校学生思政课学习成果展示活动。2017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教育部社科司指导南开大学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最美中国梦”——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教育部社科司、南开大学分管负责同志以及来自部分高校近150名师生参加展示活动。北京联合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优秀学生进行了现场展示。2018年12月1日,“昂首复兴路·最美新时代”——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决赛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4所高校的参赛团队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中的有关章节或专题,以“昂首复兴路·最美新时代”为主题开展教学展示活动。2019年10月26日,“砥砺前行七十载奋斗成就中国梦”——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共有110件作品进入复赛,其中省(市、自治区、兵团)共推荐作品82件,全国重点马院推荐作品28件。

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习联盟”发起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的首届京津冀高校学生讲思政课邀请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共24支队伍百余名学生参赛。各参赛团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京津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思政课程中的有关章节或专题开展教学展示活动。

2.开展“知中国、服务中国”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完善思政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探索师生“四同”育人模式,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南开师生赴中央苏区、胶东党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赴深圳、山西大同、河北大名等地开展国情调研,着力将实践成果全方位转化为育人素材。2016年暑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实践被《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2018年暑期组织5000多名学生、100余名教师共520余支实践队,奔赴海内外开展“树牢中国自信”“坚定中国信仰”“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四个专项实践;2019年寒假开展“小我融入大我,南开与祖国同行”主题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挥教师优势,指导学生开展百余项调研课题,在实践地组织现场教学、录制视频微课、开展基层宣讲,深化育人效果。《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南开大学“师生四同”经验和相关活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习联盟”高校响应共青团中央“情系北大荒·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习联盟”19名师生于2019年7月28日至8月3日赴大庆开展以“铁人精神六十载,拥抱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暑期调研实践活动。2019年6月至8月,开展“共和国摇篮”全国苏区大巡礼社会实践活动,联盟单位14名教师指导150余名学生,组成12支分队分赴苏区和井冈山、遵义等革命圣地,累计时长70余天,总行程超过1.3万公里。开展师生同行同讲,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文化育人资源,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和素材,大大提升了思政课教学效果。9月14日,《光明日报》头版就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央广网、江西新闻、湘西州新闻等媒体进行了过程报道。

3.推进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有关“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的精神,学校与蓟州区第一中学等七家学校于近日成立了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大中小幼思政课建设联盟在天津市教育科学院的大力推动下成立。联盟各校在未来将通过合作研究课题、开办学术研讨会议、师资力量培训、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共同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学校组织开展了天津市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2020年5月,在优学院直播课堂平台,成功举行“把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幼思政课教育教学——天津市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会”。来自甘肃省庄浪县通化镇中心小学、天津市蓟州区山倾城小学、天津市蓟州区第一小学、天津市蓟州区第三幼儿园、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南开马院的14位教师参会并做主题发言。

三、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学校充分发挥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等各类平台作用,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和学理研究,加强教材研究和教材建设,组织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编写教辅教案,及时将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扎实推动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注

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天津市高教工委、天津市教委于2018年3月20日成立了“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联盟由天津市10所高校组成,将秘书处设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在天津市委、市教育工委和市教委领导下,南开大学牵头,依托习联盟,及时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四门思政课的教学辅导书,并为天津市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为新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及时“三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天津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参观了百年校史主题展览,专门认真翻阅了这套教学指导方案,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做出指示。

2016年以来为了及时推进三进工作,学校牵头与其他有关高校携手努力,深化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教学切磋、实践协同,切实发挥联盟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注重成果应用和向思政课教学转化。学校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研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研讨会、习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审稿会、指导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培训会等相关学术会议,以习联盟平台为契机,不负重托,与兄弟高校携手努力,积极推动研究联盟,彰显天津高校的集体优势,推动我市高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共同把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推上新台阶。在习联盟平台带动下,学校牵头开展学术交流讲座与高端学术会议几十场,场场爆满、成效斐然,吸引千余名教师与学生踊跃参与,实现联盟高校资源共享、同学同研、共同提升。

2.积极投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工作

南开教师积极参与习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王新生、张健入选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付洪、张健等入选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师团;王新生、付洪、刘凤义、王生升、纪亚光、寇清杰、张健、肖光文、余一凡等入选中共天津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讲团;王新生、刘凤义、纪亚光、张健入选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宣讲“教授团”。王新生、刘凤义、王生升、纪亚光、寇清杰、张健、肖光文、余一凡等获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情况。

王新生、刘凤义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组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录制。为深入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依托教育系统人才、智力和学科优势,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了大型思政公开课《师说——导航新时代》,我院王新生教授、刘凤义教授参与节目录制。该片以高校专家学者视角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践成就相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视野相融合,既有专家精辟分析,也有师生互动问答,理论分析深入浅出,形式新颖,画面优美。

王新生教授参与教育部《三十讲》PPT课件制作。为推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高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编写制作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并在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中国文明网及教育部网站发布。《三十讲》课件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涵、基本要求,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分30个专题进行精心设计制作,内容丰富,观点准确,贴近干部群众、高校师生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和把握。

王新生教授参与教育部主办的“周末理论大讲堂”专题授课。2019年12月27日,讲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导读”。全国各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收看网络直播进行学习。

王生升教授作为编写组核心成员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编写工作,工作成绩获得中宣部书面表扬。《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此外,王生升教授还担任大型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第三集《不朽的<资本论>》节目嘉宾,央视一套2018年4月29日播出。

孙海东参与团中央宣传部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青年公开课——好好学习》第2集《中国强军之路》录制。该课程立足网络平台,关注热点事件,引导理性认知,倡导科学思考,将面向青年的思政教育由课堂转向多媒体。

四、南开思政课改革创新受到全国同行的关注

南开思政课改革创新受到全国同行关注,并通过对口帮扶和支援建设共同推进提升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近年来,南开马院接待来自京沪渝粤桂等十余个省市区的高校交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经验。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赛获得一等奖,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师生四同”育人模式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播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对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过深度报道。

1.协助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完成孙春兰副总理出席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

2019年12月13日,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有关活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大中小学校代表及有关专家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

学校协助教育部、天津市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完成推进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使思政课推进会顺利完成。这次会议既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在新起点推动南开思政课改革提升的集中动员,在全国范围内极大提高了南开思政声誉与影响。

近年来,南开马院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多位领导曾莅临学校及学院指导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殷切期望。2017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到南开大学调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与我院师生同上思政讨论课;2018年6月13日,原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刘大为一行调研南开大学,莅临学院指导工作;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调研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对南开马院工作的肯定,更是前进的激励。面向未来,学院必将牢记社会服务职责,永担实践育人使命,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谱写新篇章。

2.通过对口帮扶,共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学院对口支援广西大学、延边大学。2017年,我院与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西大马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2019年5月11日,经双方研讨商定,签订实施细则。根据细则约定,南开马院帮助西大马院在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科研能力、教师教学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五个方面进行提升。具体内容包括:学院高层互访,共同举办学术会议;接收教师进修或访学,选派专家开展学术交流;联合以及指导申报国家、教育部项目;教研室集体备课;研究生交流学习,互派研究生兼职导师,协助西大马院增强研究生培养的师资力量。2019年11月7日,南开马院党委书记付洪率师生代表22人,赴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对口支援推进工作,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瑞超、院长徐秦法等师生代表出席活动。此次交流进一步落实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协议,加强双方在学科建设、思政课程建设及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切实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纵深发展。

2019年10月18日,为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同提升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综合建设能力,南开马院组团赴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并举行了“手拉手”集体备课会,杨谦教授和刘娟教授就学科理论功底如何搭建、专题教学如何精心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模式等问题与延边大学师生展开热烈讨论,并向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赠书。

高校之间的对口帮扶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南开马院在对口支援延边大学马院与广西大学马院的过程中,不仅无保留的、倾囊相助学科建设经验与人才培养举措,更是协同培育高层次人才,开展好科研合作,共同服务地方发展,切实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