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弘 杨谦: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设计的教学建议

来源:人民网-公开课频道

发布者:陈永刚发布时间:2020-02-17浏览次数:495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  杨谦  陈弘

自2006年“05方案”实施之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负责贯彻实施“05方案”中主干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本课程”或“课程”)的教学。2009年,本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称号。为进一步建设和深化课程改革,在总结“05方案”实施以来几轮教学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我们决定从2011级本科生开始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专题式教学。这轮以“专题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成功的,取得了学生的认可,几年来,全体授课老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0分以上,2012年本课程又荣获“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建设资助,2018年下半年,本课程的慕课开始线上运行。

一、本课程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初衷和意义

自2006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2007年至2011年的第一阶段和自2012年至今的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执行的教学方式是全体教师集中备课、每位老师全程教学。在5轮的教学实践中,每位老师都良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我们在这5个轮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也体会到改革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我们认为,进入南开的本科生是具有相当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照本宣科”的理论讲解“小瞧”了南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章、节、目”面面俱到式的教学,虽然有将教材的所有原理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但难免有疏远现实问题的弊病,从而丧失了解答现实疑难的机会,也丧失了引导学生的机会。——特别是,本教研室全体教师从组建开始就均具有博士学位,也都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功力和比较专业的研究领域——因此,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发挥全体教师的专长,妨碍了各位老师将研究专长与科研成果融合于教学实践。

基于此,本教研室全体老师统一思想,决定自2011-2012学年度的教学开始,实施专题式教学方式。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将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之中;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并使他们从专题教学方式中接受更多的与本课程相一致的更高水平的理论教育,从根本上说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我们探索在本课程全程实施专题式教学,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有利于科研带动教学,充分发挥各位学有专长的教师的优势,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将科研融入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实践中。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特别是避免与高中课程内容和重复。

第二,有利于突出讲授基本原理中的难懂的和重点的问题,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专题的选择上有意识地增加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明的相关内容,增加本课程的吸引力、感召力,并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野,避免对学生熟知理论的泛泛讲授。

第三,有利于充分发挥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资源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将十余类资源提供给学生供学生拓展使用。这些资源分别有三类:第一类,关于基本原理的理论研究资料;第二类,辅助性教学录像;第三类,拓展资源(如:对西方电影大片的介绍和马克思主义评析;对热门游戏的介绍和马克思主义评析;对歌曲的分类和马克思主义评析;《科学·社会·生活》系列科普及其马克思主义阐释)。

二、本课程专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专题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本课程的专题内容和如何在教学安排上实现教师的优化组合。我们在确定各章节的专题时力图贯彻如下宗旨:

1.专题应关涉到本课程的重大原理;

2.专题应涉及国内外重大理论热点、难点问题;

3.专题应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4.专题应涉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理论认识。

在开始设计专题教学内容时,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紧贴理论”——所有的专题教学内容,严格按照本课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既不遗漏任何基本原理、也不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二是“体现时代变迁”——每个专题的内容,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魅力。

经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以下选题,并决定在每学期实际授课前根据情况随时增补。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的前世今生

第二讲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方法论

第三讲 从中国古代经典《周易》看矛盾学说

第四讲 辩证法的范畴学说与中医基础范畴理论

第五讲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六讲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第七讲 社会发展的动力(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赏析)

第八讲 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

第九讲 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提高驾驭意识形态局面的能力

第十讲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第十一讲 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作用(拟补)

第十二讲 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第十三讲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市场经济

第十四讲 剩余价值的来源与本质及其当代表现

第十五讲 资本、资本积累与当代经济社会

第十六讲 从垄断到金融垄断

第十七讲 金融危机与生产过剩

第十八讲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十九讲 当代资本主义新特征与新阶段

第二十讲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新变化

第二十一讲 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新变化

第二十二讲 当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新变化:白领化与层级化

第二十三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二十四讲 从“中国模式”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本课程专题设计的教学安排

在实施专题教学中,教学安排上如何实现教师的优化组合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克服人员不足的难题,在教学安排上,尽力实现正常教学班的安排,老中青相配合,顺利地实现了专题式教学的开展。

1.教师组合问题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背景的教师为主要依据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关照到每位教师的研究专长,发挥大家的科研优势,并采取措施将这种优势贯彻到教学中。

2.对学生专题以外的基本原理的学习引导问题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妥善安排一些章节让学生自学,并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同学的自学成果。我们引导学生自学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避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化,避免教与学的分离,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其内在潜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几年来,我们先后尝试采取看一部西方大片写出评论;玩一款游戏写出分析;读一本学术著作写出评论;结合一个原理写出与专业有关的案例;收集和整理一个历史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截取部分视频并予以说明;上讲台宣讲介绍作业并由学生参与点评。在这些作业中,要求学生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贯彻进去,使每位同学都能够自觉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自学作业,我们追求的是将能力培养与学生兴趣结合起来,并在设计专业中,尽量形成一个系列,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呈现出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青年教师的安排问题

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我们实施先培养,再参与到专题教学中的特殊安排。为了熟悉课程内容,我们安排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首先全程按部就班地讲授本课程至少2轮,然后再参与到专题式教学组合中。这种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青年教师比较顺利地适应了本课程教学,并得到学生的认可。

4.特殊班级的分类讲授

特殊班级主要是指“经管法”试点班和“伯龄班”。“经管法”试点班,教务处要求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实施单独考试;“伯龄班”则从一开始就要求专题式教学,多人授课,并实施开卷考试。

对于这些特殊班级,相关的教学安排,我们在服从校、院两级统一安排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考虑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公平,在教学要求上对这些特殊班级的要求应高于普通班,同时对他们应更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

5.如何在考试中反映专题教学内容

我们认为,考试要考察的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对基本理论结合现实问题的理解认识程度。在每年的期末考试命题过程中,我们采取每位教师参与命题,命题内容上充分反映专题教学的内容。每年期末闭卷考试的试卷都包含两个部分:以传统的单项选择与简答题考察学生的基本原理掌握;以材料题考察基本原理的理解认识与应用,在考试过程中实现了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平衡。

同时,我们还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辅助用书(南开大学出版社)解决学生备考问题。这本辅助用书的主要板块是: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经典论述;重要资源。尤其是后两部分,设计宗旨即在于便于生成分析题,在考试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


附:人民网公开课“停课不停学 备课我出招”征集活动链接地址 http://mooc.people.cn/n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