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设计系列——第六、七章专题设计与教学建议

来源:人民网-公开课频道

发布者:陈永刚发布时间:2020-02-15浏览次数:305

编者案:2009年,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称号,从2011级本科生开始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专题式教学。2012年本课程又荣获“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建设资助,2018年下半年,本课程的慕课开始线上运行。现南开大学马院特整理出本课程专题教学设计系列方案与思政课教师分享,系列共分四个部分,本篇介绍第三部分,即介绍第六、七章专题设计与教学建议。

本文作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本课程”或“课程”)除绪论外,大体下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一二三章,内容上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第二部分是第四、五两章,内容上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第六、七两章,内容上主要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

在专题设计上,安排本课程的第三部分(教材第六章和第七章)两个专题,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和从“中国模式”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专题设计的理论逻辑和依据。之所以安排以上这两个专题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从教材的逻辑体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结论,有必要在这一部分讲清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导出人类共产主义的前景的,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和逻辑结构。第二,共产主义社会是由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人类一定能够实现的伟大理想,但现在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共产主义的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从历史上看人民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也出现过种种误区。在这种条件下,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内涵,特别是其方法论特征对于大学生正确把握共产主义理论至关重要。第三,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地进行的。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也会有所不同,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和民族,应该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逐步向共产主义方向迈进。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据。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的专题中,我们重点讲解的内容是:其一,中西历史上关于理想社会蓝图的设计方案及其分析;其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和设想;其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必然性的论证思路;其四,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从“中国模式”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专题中,我们重点讲解的内容是:其一,“中国模式”问题的提出,是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态势的重新审视;其二,“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三,“中国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其四,“中国模式”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专题讲授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展学生参与的教学。践行“学生为本”的理念,切实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问题式教学法:在讲授每章内容前,把思考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在课上采用提问、讨论、做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课后老师把参考书布置给学生,学生推荐经典原著,指导他们阅读、写读书笔记,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通过这些具体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教学的被动受体向课堂教学主体转换,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探究理论的动机和愿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课堂讨论发言的方法,既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的分析中,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又能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向,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理论表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学生思想困惑时, 教师及时到位的理论疏导就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达到了解疑释惑的教学目的,此外,伴随专题授课方式,考试方式也相应地进行了变革。期末考试中的“大题”挑选专题所涉及的问题考试,考试也不设传统意义上的标准答案,要求同学们结合专题讲授内容进行回答,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结合基本原理提高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专题教学中必须注重分工与协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的教师学术兴趣与专长各有不同,专题讲座的课程首先需要的是团结一致的分工协作。我们在决定专题讲座形式教学改革之后,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就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与专长各自设计的专题题目,在集体讨论遴选之后进行了分工。全体老师各自编写了专题讲座细致的讲义提交给教研室;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都负责各自撰写讲义的部分给其他同事提供帮助。而且,我们编写的专题讲义远远超过了实际课时能够容纳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每个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有所遴选,同时也为同事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相关资料。

专题教学要注重考试方式的改变。在一定意义上,专题讲座的上课方式远比传统的方式涵盖的内容更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学校给定的期末闭卷统考的考试内容上做相应的调整。我们认为,考试要考察的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对基本理论结合现实问题的理解认识程度。我们每年的闭卷考试试卷都包含两个部分:以传统的单项选择与简答题考察学生的基本原理掌握;以材料题考察基本原理的理解认识与应用,在考试过程中实现了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平衡。

上述专题的讲授在学生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表现为,首先,学生们不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依据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导出共产主义结论的,而且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基本方法,从而有助于澄清对共产主义种种模糊认识,正确理解共产主义是一种能够实现的理想,但其实现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学生们理解了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总结过去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经验教训的结果,又是一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同时又为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过几轮的教学,我们现在正结合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的新情况和新理论,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到专题设计中,如增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和习近平系列讲话专题,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深入理解十八大以来党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